内容摘要:
关键词:
作者简介:
中国社会科学网讯(记者 张娓)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,使得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2020年年会时间几经更替。但年度交流盛会最终不会缺席。11月24日,研究院第五届年会以“人工智能与学习”为主题,以网络会议的形式拉开了序幕。
与会专家合影 主办方供图
2015-2020年,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已经走过了第一个五年。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,对研究院而言,2020年是一个阶段性总结,也是重新签署协议再出发的一年。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王君主持。
研究院理事长,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发表开幕致辞时表示,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在教育部的支持下,已经成功走过了第一个五年,研究院已经准备好迈入中芬合作的下个十年。今天,全球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和脑科学为代表的新纪元,这些必将带来科技的新变革,从而影响教与学的全过程。他希望两国专家们在两天的时间里,深度对话和交流,共同引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发展。
赫尔辛基大学副校长汉娜•斯内尔曼(Hanna Snellman)在致辞中表示,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年会的主题非常切合实际。人工智能在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,包括学习和教育。如何让人工智能覆盖各地,造福每个人,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。在过去五年,研究院取得了优秀的合作成果,今天的签约仪式将会开启研究院的新征程。相信研究院在推动未来教育的发展上将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书记乔志宏在发表欢迎致辞时表示,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是高水平的跨学科国际合作代表机构,也是集科研、人才培养和教育应用多位一体的创新型机构。它的成绩凝聚了中芬两国知名高校和企业专业人才的艰苦付出。心理学部作为研究院的依托管理单位,将会继续重点支持和关注。
随后,在研究院签约仪式上,周作宇和斯内尔曼分别作为两国代表,签署了下一个十年的合作协议。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正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。芬兰驻北京大使馆教育与科学参赞玛丽-安娜•苏尔穆内(Mari-Anna Suurmunne)预祝大会圆满成功。
合作协议签署现场 主办方供图
在接下来的主旨报告环节,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、教授刘宝存和图尔库大学教授因内肯•罗科宁(Inkeri Ruokonen)分别担任主持人。做报告的专家包括来自清华大学的刘嘉、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和滕珺三位中方专家,赫尔辛基大学的汉内勒•尼埃米(Hannele Niemi),雅里•拉沃宁(Jari Lavonen),麦雅•阿克塞拉(Maija Aksela)三位芬方学者。他们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中的学生核心素养、教师教学、教师培训以及教育公平和伦理等问题进行了发言。